返回第二百一十六章  我竟然是白骨精首頁

關燈 護眼     字體: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    這大聖收了金箍棒,捻訣念咒,搖身一變,變作一個海東青,颼的一翅,鑽在雲

    眼裏,倒飛下來,落在天鵝身上,抱住頸項嗛眼。那牛王也知是孫行者變化,急忙抖

    抖翅,變作一隻黃鷹,返來嗛海東青。行者又變作一個烏鳳,專一趕黃鷹。

    牛王識得,又變作一隻白鶴,長唳一聲,向南飛去。行者立定,抖抖翎毛,又變作一隻丹鳳,高鳴一聲。

    那白鶴見鳳是鳥王,諸禽不敢妄動,刷的一翅,淬下山崖,將身一變,變作一隻香獐,乜乜些些,在崖前吃草。

    行者認得,也就落下翅來,變作一隻餓虎,剪尾跑蹄,要來趕獐作食。

    魔王慌了手腳,又變作一隻金錢花斑的大豹,要傷餓虎。

    行者見了,迎着風,把頭一幌,又變作一隻金眼狻猊,聲如霹靂,鐵額銅頭,復轉身要食大豹。

    牛王着了急,又變作一個人熊,放開腳,就來擒那狻猊。

    行者打個滾,就變作一隻賴象,鼻似長蛇,牙如竹筍,撒開鼻子,要去卷那人熊。

    通過六次的變化——海東青對天鵝、烏鳳對黃鷹、丹鳳對白鶴、餓虎對香獐、狻猊對大豹、賴象對人熊、從飛禽到走獸、從溫順到兇惡,體現的是變化之相層出不窮,變化之術爐火純青。

    這樣的描寫與第六回中孫悟空鬥法二郎神有着異曲同工之妙。

    孫悟空也是經過六次變化,變成麻雀、大鶿老、魚兒、水蛇、老鴇及土地廟來逃避二郎神的追捕。

    「六」在古代中也頗有深義,六為三之倍數,三六九在古代數目中有多數多次之含義。

    《老子》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」,《戰國策》「魯仲連辭讓者三」,「三」為有限之極,又為無限之始,乃萬物生化之關鍵。

    由此也更證實了牛魔王有着多般變化的神通。

    值得注意的是,這段二人鬥法的描寫中,牛魔王始終是逃避應對的一方,對於孫悟空的高超本領只能顯示出招架之力。

    可以說也是由於善必勝惡的必然規律,牛魔王在與孫悟空的鬥法變身中成為了必敗的一方。

    原身鬥法階段是牛魔王更為被動的階段。

    十分特殊的是,在《西遊記》中多數妖魔在招架不住化成原身之時,多被直接打死或者被馬上收服。

    但牛魔王在眾多天兵天將的圍捕中,化成原身,依然大施法力,極力脫身。

    由此推論,他是集天地之靈,修煉多年而有着非比尋常的強大實力的魔王。

    在對他變身的描繪中,先是突出了其外形上的煞氣鄙人、強壯無比。

    文中有「牛王嘻嘻的笑了一笑,現出原身,一隻大白牛,頭如峻岭,眼若閃光,兩隻角似兩座鐵塔,牙排利刃。

    連頭至尾,有千餘丈長短,自蹄至背,有八百丈高下」。

    其次,他是靠着兩隻硬角,一條硬尾進行群擊,雖不如人形靈活,但強調的是力大無窮,正應了「大力王」這一名號。

    牛魔王的兵器和法術均屬上等,但他以力為本,因此在運用混鐵棒時能更好的發揮強大的力量,能與孫悟空和豬八戒一夜相較不下。

    鬥法階段以一敵眾就顯得比較被動,最終只能以原身來抵抗,用的也是最原始的衝擊之力。

    由此,牛魔王稱大力之王,可以說是不枉此名的。

    最後他寡不敵眾,在哪吒太子用斬妖劍斬下十多個頭顱後方才降服。


    從多個頭顱被斬,顯示出原身的鬥法體現的是最原始之力,暗示出了牛魔王的多命之身。

    最終牛魔王的此等法力法術也讓他令仙界刮目相看,在佛祖的點化下歸於正道。

    至於場景設置的作用的話。

    像是《西遊記》中崖洞嶺壁、江海湖泊,可謂是五光十分、奇態萬分。

    無論神仙還是妖魔都有其固定的駐地,這些場景也都是和他們的身份相對應。

    神仙之地,自然雲霧繚繞,仙樹奇花遍佈;妖魔之地,則多是窮山惡水,陡壁峭岩。

    但關於牛魔王的活動場景,可以用虛與實的角度更加清晰的看出它們的作用與意義。

    這裏所謂的實虛,是指人物是否真實出現,也就是牛魔王有沒有真實的現身此場景,不是由孫悟空變化偽裝。

    《西遊記》中有提及牛魔王的場景,有花果山、枯松澗、火雲洞、火焰山、芭蕉洞、積雪山、摩雲洞、亂石山和碧波潭。

    比如以下是根據牛魔王在《西遊記》中諸多場景的出現先後,進行的一個實虛場景的分類。

    實:花果山虛:火雲洞

    ↓

    摩雲洞

    積雪山

    ↓

    碧波潭——↓

    芭蕉洞

    火焰山

    火焰山

    ↓

    ↓

    碧波潭芭蕉洞

    由此來看,實虛場景就顯得清楚可見。

    在這些場景中,實場景包括花果山、摩雲洞、芭蕉洞、碧波潭、火焰山;虛場景則包括枯松澗、火雲洞、芭蕉洞和碧波潭;其中芭蕉洞和碧波潭則是實虛兼具。

    由此,我們可以根據場景的轉換來觀察牛魔王的特性。

    在實場景中,花果山、碧波潭、摩雲洞和芭蕉洞是牛魔王親情體現的場景,積雪山和火焰山這兩個大場景則是牛魔王與眾神比法鬥武的場景。

    由此可以看出,牛魔王在不同的場景中顯現出不同的角色特徵,而這又與孫悟空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。

    猴王兩次偽裝,在三個場景中以牛魔王的姿態出現,最終在眾仙家的合力之下降服魔王。

    牛魔王與孫悟空,在虛實的場景轉換之中,不斷形成新矛盾,兩者鬥智鬥勇,這也最終使牛魔王大顯身手,勇猛抗敵而達到故事的高潮,最終推進故事發展結局。

    還有像是牛魔王「至尊」論。

    總的來說,《西遊記》中對牛魔王的描寫有着縱線貫穿、正面描摹、由淺入深的特點,牛魔王在《西遊記》的眾多妖魔中也有其自身的特點。

    妖中之魔,



第二百一十六章  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相關:  買宋    猛男誕生記羅軍  我有五十四張英雄牌  我只想安靜的畫漫畫  從斗羅開始的浪人  三國騎砍  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同類最熱
搜"我竟然是白骨精"
360搜"我竟然是白骨精"
語言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