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說說董卓以及本書  三國之董卓之子首頁

關燈 護眼     字體:

到目錄 目錄 下一頁

    readx;    本人喜歡看《三國演義》、《三國志》以及各種版本關於描述三國那段歷史的書,以及各種穿越三國的小說。

    其中,董卓這個人是一個比較奇特的存在,這段歷史總是繞不過他。

    關於董卓的記載以及評價在現存的史料中大多都是比較負面的,很少有正面評價,竊以為這種情況是有失公正的,但是歷史總由勝利者書寫,這是千古不變的事實,即便是像司馬遷那樣的人也無法做到完全的公正,或者說連相對客觀的公正都做不到,當然在這裏不是詆毀司馬遷,而是其所在的立場以及所在的政治環境所限制。像袁紹,曹操,孫堅及其子孫,勉強再加上劉備等,都是董卓的政敵,無論最後誰取得天下,都會不竭餘力地抹黑董卓,毫無緩和的餘地。就像現在不能正視國+軍在抗戰中的歷史作用一樣,都是政治問題。

    在這裏,也簡單來談談董卓。此人漢羌混血,勇武異常。出身邊地西涼,為隴右豪傑所識,其為人豪爽,名揚羌氐,知名西陲。膂力無雙,弓馬嫻熟,善於騎射,雙帶兩鞬,左右馳射。

    漢桓帝時,以六郡良家子被徵召為羽林郎,參與對東漢朝廷對西羌的戰爭中。在戰鬥中作戰英勇,表現出色,被當時的大漢名將張奐看重。

    張奐是朝廷重臣,是涼州三明之一,廣有戰功,其對董卓的提攜,在董卓仕途發展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。

    而後董卓不斷立功,不斷升遷,其主要活動範圍都是在西涼,也就是參與朝廷對西羌的戰爭。西羌叛亂自漢武帝起便存在,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,朝廷也為此花費巨大的精力,消耗巨額的錢糧。董卓便是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不斷發展。在王粲的英雄記里這樣記載:卓數討羌、胡,前後百餘戰。王粲的記載只是略微提及,相對簡略,咱們從前後百餘戰這幾個字中也不難想到戰事的激烈。在這百餘戰中,董卓恐怕有無數次歷經生死考驗的時候,即便是後來的一代軍事大家曹操一生中恐怕也不一定有百餘戰。

    從這百餘戰中,也可以猜度出,董卓在西羌戰場上的作用,以及其在東漢朝廷鎮壓西羌叛亂中的積極作用。

    寫到這裏,董卓的形象以及定位應該是一個長期活躍於西涼戰場的武人、將領,或者是再加上個「豪右」的稱號。

    不久黃巾之亂爆發,動搖了東漢朝廷的統治,當時朝廷派皇甫嵩、盧植、朱儁為中郎將率領中央軍出戰,後來盧植因為得罪宦官而被免職。董卓便被朝廷派遣代替盧植主持對冀州黃巾的戰事。從皇甫嵩、盧植、朱儁這些人的出身來看,皇甫嵩是累世為將,其叔父皇甫規也是涼州三明之一盧植是天下知名的大儒,朱儁是出身江東的士族。這幾個人都是士族出身,而董卓卻是邊地豪右,用現在的話說,雙方根本就不是一個圈子裏的人,按照傳統的觀點來看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。所以,不難想像,董卓肯定會或多或少地受到這些人的排擠。


    盧植這個人能力很強,很得人心,部下對他也十分地擁護,護烏桓中郎將宗員任其副手,在盧植離任後,董卓的到來應該是引起了此人的不滿,其對董卓應該是採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,這一點也導致後來董卓兵敗冀州。按理說,董卓在西羌戰場久經考驗,經驗豐富,對上泥腿子黃巾軍應該是手到擒來,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,其中宗員的不合作恐怕是非常重要的原因。畢竟宗員以及盧植留下的軍隊不是董卓的嫡系,指揮起來無法做到得心應手,再加上二號人物宗員的不合作,所以,董卓的失敗也在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這一情況的出現,恐怕董卓當時也是惱怒異常,鬱悶不已,兵敗的結果便是被罷官,還好董卓在此時搭上了十常侍這條線,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。

    等到李文候、韓遂等在西涼起兵作亂時,朝廷再次啟用董卓,董卓因此得以東山再起。此時的董卓吸取了以往的教訓,對朝廷以及士族有了防範之心。很多人說董卓完全可以在西羌戰場把李文候、韓遂這些叛亂者一網打盡,我也比較認同這種觀點,覺得董卓也有這種能力。所以很多人說,董卓是養賊自重,這一手,很多人也做過類似的事兒,畢竟是飛鳥盡,良弓藏,狡兔死,走狗烹。董卓有這樣的舉動,也是為了自保。以及到後來的朝廷想要奪回其兵權,被其拒絕,恐怕都有出於這方面的考慮。

    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爭權,何進徵召地方實力派進京幫忙,董卓也在此列。之後何進意外身死,京城大亂,一個天賜良機擺在董卓的面前。董卓瞅准機會,把這一天賜良機掌握手中,進而獲取了朝廷的最高權力。

    進入洛陽之後的董卓,迅速收攏何進、何苗兄弟的舊部,擴充實力,穩定洛陽政局。之後經過一番爭鬥,袁紹等人退出洛陽,以袁紹叔父袁隗為代表的世家大族選擇與董卓妥協、合作。其中最為明顯的表現便是董卓在廢黜天子劉辯時,袁隗親自動手將劉辯從皇帝寶座上拉下來,將其弟漢獻帝劉協扶上寶座。

    現在董卓在洛陽最強勁的對手出現了,那就是同樣的地方實力派,手握重兵的丁原。董卓對丁原的安撫是封其為執金吾。關於執金吾這個職位可以用光武帝劉秀的一句話來解釋:為官當做執金吾,娶妻當娶陰麗華。

    丁原對於現狀並不滿意,當然這種情況擱誰身上也都會想搏一把。所以董卓將其視為眼中釘,想要除掉他。董卓選擇的刀是丁原手下的馬仔呂布,這也成為呂布千百年來受人詬病的原因。其實,事情很簡單,遠沒有那麼複雜,董卓也沒必要用什麼金珠寶馬,只要一直詔書即可。

    前文提到,董卓與袁隗合作,離劉協為天子,所以劉協、董卓為代表的朝廷是當時的合法政府,得到了大部分人物,以及勢力的認同。所以,董卓拿着小皇帝蓋章的招數找到呂布讓他做了丁原,呂布只能同意。大漢養士四百載,丁原即便是對呂布再好,也比不上小皇帝的一紙詔書,即便這招數是董卓寫了,呂布也只能認了,違抗皇帝旨意只有死路一條,呂布沒有其他的選擇。

    丁原死後,董卓收編了其部隊,勢力更加強大,對朝廷的掌控也更加穩固。此時關東群雄舉旗討董。以當時的實力對比來講,聯軍軍隊數量應該是高於董卓的,因為自從劉焉建議漢靈帝設立州牧以來,地方軍閥的實力迅速膨脹,無論是董卓、丁原還是劉焉都是這一制度的受益者。

    董卓率領的西涼軍與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聯軍接觸以後,發現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取勝,畢竟人家也不是吃素的。所以,董卓想出個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,那就是遷都長安,依靠關中險峻的地理形勢來抵擋關東聯軍的進攻。

    事實證明這個策略是可行的,因為有前車之鑑,歷史上秦國就是這樣抗衡六國聯軍的。很多人會以為,董卓遷都是遭到出了其本身勢力集團之外的所有人的反對,其實則不然。其實有相當一部分人世支持這個決議的,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司空荀爽,其言:「山東兵起,非一日可禁,故當遷以圖之,此秦。漢之勢也。」這個資料很難找,本人扒了好久才扒到的。

    荀爽的意見是非常有代表性的,要是說此人是董卓的走狗那也實在



說說董卓以及本書  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相關:    逆劍狂神  一品唐侯  九域神皇  九星霸體訣  

到目錄 目錄 下一頁

同類最熱
搜"三國之董卓之子"
360搜"三國之董卓之子"
語言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