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卷七:秦 第十八章 陳勝稱王  千古苒苒首頁

關燈 護眼     字體: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

    陳勝、吳廣起義開始時順風順水,雖然他們的底子是一幫雜牌軍,但老百姓們確實被暴秦逼得活不下去了,現在有人帶頭挑事了,大家紛紛揭竿而起加入到義軍當中。在佔領蘄縣後,義軍很快又攻下了周邊的五個縣城,控制了安徽和河南交界的一大片地區。

    起義隊伍發展之快可能連陳勝自己也沒想到,他們的部隊從原先的900人變成了戰車六七百輛、騎兵一千多人、步兵數萬人。陳勝沒有被眼前的勝利沖昏頭腦,他知道光靠這麼點地盤成不了大事,於是他做了一個決定,進軍陳城。

    陳城是秦朝的一個郡,原先是陳國的都城,在戰國後期也是楚國的都城,而且陳勝是以「大楚興」的名義起事,攻下陳城的意義不言而喻。本來要打這麼個戰略要地是比較困難的,但是秦朝的幹部隊伍已經被趙高整廢了,現在陳城的領導都是一幫窩囊廢。聽說義軍打來了,陳城郡守、縣令早就跑路了,剩下一個郡丞(相當於副郡守)在防禦。秦國的軍隊也不再是從前的虎狼之師了,根本無力抵抗聲勢浩大的義軍,沒過多久,陳城被破。

    陳勝進駐陳城後,馬上召集三老(掌管教化的官員)和當地豪傑士族共商大事。經過會議研究,陳勝決定建立政權,國號為「張楚」,意思就是擴張楚國嘛,本來就是借楚國名義起義,陳城又是楚國舊都,起這個國號可以獲得大批的支持。起義軍取得了良好的開端,陳城的士族們認為陳勝可以稱王了,就勸說道:「陳將軍英明神武,親自披甲上陣,討伐暴秦,光復楚國,按功勞來說可以稱王了。」


    就在讓陳勝稱王的呼聲越來越高時,兩位名士站出來表示反對,他們是張耳、陳余。這兩位可不簡單,他們都是曾經的魏國大梁人,張耳年少時曾是信陵君魏無忌的門客,後來犯了事逃到了外黃縣。外黃有個土豪,他的女婿死了,女兒成了寡婦。土豪有個門客知道張耳是個人才,就建議土豪把女兒嫁給張耳。在老丈人的幫助下,張耳很快聚集其大批自己的門客,威望不斷提升,後來當上了外黃縣令。陳余則是張耳的死黨,也是魏國名士。魏國被滅後,秦始皇聽說這兩個牛人後,還懸賞通緝過他們,張耳、陳余只好更名改姓,逃到了陳城。

    陳勝很尊重張耳、陳余,就問二人:「兩位先生,他們都讓我稱王,你們有何意見?」張耳、陳余答道:「暴秦無道,讓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,如今將軍您這麼有魄力,帶頭反抗暴秦,替天行道。現在剛打下陳城就稱王的話,會在天下人面前顯露自己的私心,這樣對將軍您的形象不利呀。」

    陳勝問道:「那我該怎麼辦?」張耳、陳余說出了自己的計劃:「將軍現在最好向西繼續進軍,找到六國後人,扶持他們為王來作為我們的幫手,這樣老秦的對頭就變多了,就難以集中火力對付我們了。到時候將軍的勢力越來越強,剷除暴秦指日可待,而六國也會對將軍感恩戴德,那樣帝王大業可成。現在只拿了個陳城就稱王,怕是難以服眾呀。」

    其實張耳、陳余的計劃很完美,他們確實有點水平,但陳勝心裏其實早就想當王了,復興楚國只是他的口號,他的「鴻鵠之志」更多還是個人方面的欲望,個人的局限性也註定了起義的結局。陳勝沒有採納張耳、陳余的建議,他自封為「陳王」,國號仍是「張楚」,陳城作為都城。義軍里的兄弟也都支持陳勝稱王,陳勝稱王建國使得大家非常振奮,就是有個人尷尬了,他叫做葛嬰,是陳勝手下的第一戰將。葛嬰雖然在歷史上沒啥名氣,但他有個後人是大名人,叫諸葛亮。

    葛嬰打仗很強,在起義前期的戰役中立下了大功,陳勝因此封葛嬰為征南將軍,讓其南征九江。葛嬰的想法和張耳、陳余差不多,他在南征時為了名正言順,就找了楚王室的後裔襄彊,扶持其為楚王,以此號召當地民眾反秦。葛嬰後來聽說陳勝自己稱王了,感覺大事不妙,一臣不可侍二主,他趕緊把襄彊給殺了回去向陳勝解釋。陳勝不由分說,直接處死了葛嬰,從這裏也能看出,陳勝是個小肚雞腸的人,難成大事。

    :



卷七:秦 第十八章 陳勝稱王  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相關:    網遊之劍刃舞者  校花的貼身高手  修真門派掌門人  百鍊飛升錄  魔門敗類  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

同類最熱
搜"千古苒苒"
360搜"千古苒苒"
語言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