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戰涼州  寒門宰相首頁

關燈 護眼     字體: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    第1205章 戰涼州

    一個時代變了。

    仁多崖丁清楚地記得兩年前,他指揮靈州之戰時,城下乃堪稱精銳的涇原路兵和熙河路兵,其先鋒正兵各個披甲冠盔,但是缺糧少械。

    面對靈州城堅固的城牆,這些宋軍被迫攀牆蟻附而上死傷狼藉,最後盤桓城下二十日糧盡退兵,遭到党項騎兵追殺。

    仁多崖丁下城時檢食宋軍的屍體,戰死士卒都是餓得整個人都脫型,沿途倒斃戰馬和馱車的牲畜也是一副瘦骨如柴之狀。

    仁多崖丁感嘆,宋朝敗亡此非戰之罪,全是將領急躁冒進之故。

    事後党項國主李秉常見了仁多崖丁,言他在危難之時守住靈州城,讚譽他是党項的不世名將。

    仁多崖丁很謙虛而是道,此乃堅壁清野之功,非臣之善戰。

    確是如此,當初宋軍討伐時,党項連連野戰失敗,正是一名平素名不見經傳的老將向國主和梁太后建議,採取堅壁清野,集勁兵於興靈,誘宋軍深入的辦法,這才大破之。

    當然仁多崖丁完全沒有功勞嗎?也是有的,宋軍初抵靈州城下時,城內人心惶惶,城將欲棄城而走。

    是仁多崖丁穩定了軍心,並從容指揮打退宋軍第一輪進攻。但這也是很多將領能辦到的事。

    之前宋軍入界時,他還與熙河路涇略章直一戰,肩膀還被對方射中了一箭,比起章直來說自己又算什麼名將。最後鳴沙城久攻不下,又是仁多崖丁臨危受命主持攻城,一舉消滅了近萬宋軍。

    若說大白高國內之前還有少許人對仁多崖丁不服,此刻已全部服氣。

    因此仁多崖丁也確定,一旦涼州城破,宋軍定不會生饒於他。

    擔心宋軍繼續用砲試射,仁多崖丁用眾將在城樓上用飯,飯食不過是一碗糙米飯,加一些蔥韭而已。

    不過党項這時貧富貴賤差別不大,似仁多崖丁堂堂統軍只食糙米飯,士卒們也用此而已,並沒有什麼不妥。不過仁多崖丁與眾將食具用得是瓷碗,士卒們用木碗,僅有這些奢侈的。

    仁多崖丁至今還堅持着青唐人的傳統,辮髮而左衽。他有時候看不慣兒子仁多保忠學着漢人那邊戴頭巾和穿右衽的漢服。

    他認為漢化會丟了党項人勇猛尚武的風氣。

    但他也明白推行漢制有助國主實行中央集權,譬如梁氏原先的部落制,雖有一盤散沙的憂慮,但也保持了党項人驍勇善戰的風俗。仁多崖丁雖有意見,可似他這樣出身青唐的党項將領與李清那般漢人降臣都屬於『寒門』範疇,只能靠依附國主而得勢。

    所以他最後也沒有反對。

    後來他發覺推行漢制是無可奈何的事,譬如漢人的米飯確是要比乾酪好吃。

    不過現在仁多崖丁察覺怕是連糙米飯也要吃不起了。

    因為預見到涼州要被宋軍攻打,所以仁多崖丁已提前準備這一戰,並在涼州城內深挖窖藏儲備軍糧,以防止宋軍困城。

    但沒料到之前宋軍南路溫溪心和王贍部抵達時。因宋軍之前的劣跡,導致涼州附近的部族擔心遭到宋軍的屠戮,從四面八方地湧入涼州城中。

    甚至宋軍也是有意為之,專門從四面驅趕老弱婦孺的部民進入涼州城,至於青壯則拘住,逼迫附近的部民全部逃入涼州城。

    這些部民都是人心惶惶,進城之後衣食無着,紀律又差,令仁多崖丁不得不派兵鎮壓。這十幾萬新添的老弱婦孺消耗着城內的存糧,但在守城戰中派上用途卻非常有限。

    眼下涼州糧食不夠,而如此手段,令仁多崖丁隱隱心驚。

    宋軍何時為達目的,竟也如此不折手段了。
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西路和中路兩路宋軍會師涼州城下後。

    眾將雲集。

    李浩,王文郁二位熙河路中最負盛名的大將,雖不在此處,卻另有重用。

    王文郁坐鎮卓囉城和蓋朱城一線,隨時支援涼州或東路軍。

    而李浩本是坐鎮蘭州,策應兩路。

    但二十幾萬大軍會師後,又糧草不繼,范育調令李浩率一萬人,三萬剛返回的民役,押運糧草正趕往涼州城下。

    兩路大軍會師,本是件可喜之事,不過帳內氣氛有些凝重。

    帳內大將即有分屬東西兩路大軍陣營,又有番漢兩路派系,還有文臣武將之別。

    其實軍隊中比文官之中派系更複雜,山頭主義盛行。番將與漢將間言語不通,利益之爭的隔閡存在。

    因此從一開始會師的愉快後,立即就進入了暗流涌動的階段。

    起身議論事的是趙濟。

    趙濟出身官宦世家,他祖父趙賀,父親趙宗道都是一時名臣。趙宗道與韓琦還都是崔立的女婿。

    趙濟作為衙內三代,卻是新黨大將。當年他在巡查時發現富弼推行青苗法不利,當時上疏彈劾,導致對方最後致仕。趙濟現任秦鳳路轉運公事,專門負責王贍西路軍的糧草轉運之事。

    新黨的官員一般能力格外出眾,趙濟也不例外。

    這一次西路軍北進,於糧草安排上,他計算得恰到好處,既最大的節約了民役,同時也保障了大軍的供給。

    現在兩軍聚議。

    趙濟道:「如今大軍已是齊聚,當儘快將隨軍民役放歸,否則在此消耗糧草,不出十日即將糧草耗盡。」

    沒錯,運輸糧草的民役自己也要吃糧。

    趙濟繼續道:「涇原路經略使沈存中曾算過一筆賬,大軍征伐,因糧於敵,最為急務。」

    「他算過一筆賬。譬如,一名民役負米六斗,兵卒攜五日乾糧,一名民役餉一卒,一去可十八日。」

    「米六斗,人食日二升。二人食之,十八日盡。若算上返程,只可進九日。」

    「若二名民役餉一卒,一去可二十六日。如米一石二斗,三人食,每日六升。八日時一民役所負已盡,給此人六日糧遣回。後十八日,二人食,日四升並糧。若計回程,止可進十三日。前八日,日食六升。後五日並回程,日食四升並糧。」

    「三人餉一卒,一去可三十一日止,可進十六日。」

    「依此而算興師十萬。輜重三之一,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,已用三十萬人運糧,此外難復加。放回民役,還須有援卒。再算上運行死亡疾病,人數稍減,且以所減之食,援卒之費。」

    趙濟之言在場武將有些打起了呵欠,覺得非常無聊。

    但蔡卞卻知是真知灼見,對很多人來說,上一次兩路伐党項,敗了也就敗了。譬如舊黨認為就不該發動戰爭,新黨總結經驗認為明明正面戰場都打贏了,只是最後後勤乏力才輸了,此非戰之罪。

    而沈括也一直在檢討,並更深入總結經驗。

    為什麼後勤不足?大軍的補給線應該在幾日之內。

   



  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相關:  大明文魁  江山國色  大志所向    大明第一太子  我的昨日戀歌  美漫之超級英雄之父  柯學驗屍官  重生光影年代  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同類最熱
搜"寒門宰相"
360搜"寒門宰相"
語言選擇